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到底学什么?

2020-6-12 09:55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304

  现在有不少孩子,可能都有计划将来出国留学,或者已经在着手申请。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出国?到了国外的大学校园里,你又该学点什么?什么才是出国要学的最本质的东西呢?

  以美国为例,最重要的是锻炼这两种能力:

  一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二是表达能力。

  首先,这两种能力非常重要,将来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从事哪个领域,这两种能力很有可能决定了你未来所从事的事业的高度和深度。

  其次就是,从目前国内外大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去美国留学,比在国内同等排名的大学上学,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这两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01

  深度思考的能力

  要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首先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一定的知识储备。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一点物理学知识都不懂,非得让你去深度思考宇宙的起源问题,显然是不靠谱的。

  第二是应用知识的能力。

  这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学的知识都是孤立的,既无法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就很难帮助你思考。

  第三是思辨能力,英文叫critical thinking,这一点非常重要。

  什么叫critical thinking呢?简单说就是给你抛出一个观点,你可以做到不轻信不盲从,能够理性地审视有哪些靠得住的论据来支持它,然后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认可还是反对。

  思辨能力是深度思考的基石。因为假如面对某个观点,你只是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这只能叫做“复述”吧,复读机都可以完成,而且比你做得还好,你的价值在哪里呢?

  美国的大学在培养这些能力时,跟中国比起来,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先说第一点,知识储备。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方面,其实国内外大学都非常注重,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

  国内大学比较强调知识的记忆,记住了才算是掌握了。为此,老师还会通过布置大量习题,在练习中加深记忆。

  但是在美国,对记忆的要求会大幅降低。对于一个知识,通常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掌握知识的大体框架,理解原则性概念,但对于具体细节,或者相关的论据支持,你只需要知道去哪里可以查到它。

  所以出国以后,我们可能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大量背诵知识点的学习习惯,而是要尽快学会如何使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数据库资源,来帮助我们学习。

  再来看第二点,在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上,国内外大学有什么不一样呢?

  比如学统计学。

  置信区间、方差、P值、离散系数……国内大学的老师只是在讲干巴巴的定义,然后布置很多习题,让我们去计算求解。

  这个东西到底是干嘛用的?为什么要学这个?

  2008年正好赶上美国大选。

  大家知道,在真正的大选之前,美国的主流媒体、专业民调机构都会举行各种民意调查,这些调查的样本要怎么选?选多大的样本量才有效?调查结果是怎么计算的?不同的样本数量又会影响调查结果的误差等等。这些就是最生动的统计学啊。

  美国大学的老师结合美国大选这样教下来,最后再看选举结果,媒体播放的数据,本次调查结果的误差区间是什么,置信度怎样,P值是什么……各种点完全能get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统计学真的一门充满魅力的,讲求客观和数据的最科学的学科。

  知识不是死的,能不能真正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或者其他学科中,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会帮助你有效地学习,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有一些抽象的知识,的确是很难应用于生活中的,但是一样需要知道它如何和其他的课程、学科相关联,否则孤立地学习某些知识点,作用非常有限。)

  再来说说思辨能力。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课本,一个是考试。

  在中国,很多老师特别强调简明扼要、开宗明义——我就把这个理论告诉你,然后列出相关例题,题会做了,知识点掌握了,这一页就可以翻篇了。

  但美国的课本不一样。同样讲一个理论,它会先旁征博引地告诉你,这个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它解决了哪些问题;现实生活中,会有怎样的事实来佐证;然后,他还会跟你说这个理论的“反对派”是怎么想的,这个理论可能还存在哪些局限性等等。

  所以,同是一个理论,中国课本可能两三页就讲完了,而国外课本可以一二十页打底。

  为什么要整这么复杂呢?这里就渗透着编者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苦心。

  中国的教材强调的是学习效率,要“短平快”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美国,更强调学生在看课本时要有思考。

  第一,它要让你知道,哪怕是印在教科书上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改善的空间,不要盲目崇拜权威,没准下一个提出新理论的人就是你。

  第二,它会把一个理论每次迭代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你,它因为什么缺点被人发现,后人用了什么方式去弥补。这样你就会知道,假如我提出一个理论,或者支持一个理论,需要用怎样的证据;假如我设计一个实验,需要怎样避免这些理论中的问题等等。

  读这样的课本,就是一种思辨能力的提升。

  所以,大家如果去了国外,遇到厚的课本,要知道它到底在“啰嗦”什么,要懂得怎么读它,要学会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再来说说考试。

  我们中国学生基本都是一路考试考上来的,我们考试大部分都喜欢提封闭式的问题,也就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比如1+1就只能等于2。

  但是在美国,很多考试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股票市场是不是理性的?”你可以“是”,也可以说“不是”,只要能找到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言之有理,逻辑自洽,都可以是很棒的答案。

  02

  表达能力

  说完深度思考的能力,再来说说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很多人可能认为,我们中国学生强于书面表达,而弱于口头表达。

  刚才说了,我们从小到大遇到的考试很多都是封闭性问题,而美国的大部分课程都要求你写essay,也就是论文。

  孩子们几乎从小学开始,小论文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光是语文课,自然科学、人文社科都会要求用论文来阐述观点。所以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不管是质还是量,国外的学生几乎要比国内学生的训练强度大出好几十倍。

  就是在这样的论文写作中,孩子们可以学习怎么熟练地查找和运用证据,怎样引用才能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怎样成文才条理清晰、富有逻辑地把观点表达出来。

  再说说口头表达。

  咱们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其实都是老师讲授为主,鲜有让孩子们自己表达、当众阐述想法的机会。

  美国的教育却是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不断上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到了大学,很多作业则会以term project的形式完成,学生们分小组进行研究,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做一个presentation,把项目成果当众展示给大家。这就是训练口头表达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好的英语水平不代表好的表达能力,这是两个概念。

  好的表达能力实际上植根于好的深度思考能力。光一味去标准的语音语调,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希望大家不管将来是否出国,不管去哪个国家,都能通过锻炼,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