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大学院备考中,有两个“天坑”。
一个是研究计划书,它是贯穿整个考学旅途的暗线;另一个在明,是所有考生都会密切关注但就是难以攻克的专业课考试。
但是!所谓“难以攻克”,往往是因为情报不足和准备不足,只要知己知彼,不说百战百胜,至少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踩两次
下面我们就来为各位小伙伴详细分析大学院专业课笔试备考的陷阱与解决策略!
PART 1
科班出身篇
大学院专业课备考在日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科班出身和转专业。
科班出身指本科专业与大学院考学的专业大体上一致,不需要从零基础学起的情况。不过,这并不代表科班出身不会踩坑,在很多“想当然”的情况下一些潜在陷阱可能会更加致命。
陷阱①: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过度自信
这个现象在科班出身的小伙伴中特别常见。明明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都已经还给了老师(毕竟都是两三年前学的了),明明连当年老师给的相关课件都找不到了,却依然相信自己“学过,不会错”
此外,对于对手也经常会有错误预估。
这是因为日本学生和留学生考修士的目的意识存在很大差异。在日本,参加修士课程的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学部时代就表现优异,卷上加卷。他们参加考试的目的往往是明确想要从事某项研究,因此备考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充分的准备。
相比之下,留学生偏重获得修士学历本身,在这方面的意识和准备起码与对手差了好几年。
解决策略
1)分版块重新整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弄清楚哪些版块是已经完全掌握的,哪些是已经忘记的,哪些是国内没学但各大日本院校要考的;
2)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或前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3)查漏补缺,可以跟随相关老师重新学习,并熟悉日本的考试要求和技巧。
陷阱②:专业区分不同无法适配
另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专业区分的不同。
不同学校的细分领域专业设置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当今日本各院系疯狂强调多领域融合的环境下,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每个院校、每个研究室的情况而变动。
以东京大学为例,留学生群体的报考大热门——文理融合的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学科,以及强调理科融合的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就和现有绝大部分专业难以兼容。
解决策略
1)先查看各学校募集要项和过去问,了解不同学校的要求和重点;
2)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或前辈,对自己适合的方向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3)如有必要,跟随相关的老师进行知识点的重新梳理和应试训练,以适应不同学校的要求。
陷阱③:考试形式和重点的差异令人痛苦
与国内考研先来场统考大筛选不同,在日本的大学院专业课备考中,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考试标准和要求。如果大家对此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虽然不至于一招致命,但就是让人不爽、以至于无法发挥出自己实际能力水平的小差异。比如,在同样领域同样学科的题目中,可能从答题流程到解题重点都存在差异,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适应。
解决策略
1)先看各学校募集要项和过去问,了解不同学校的考试形式和要求;
2)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复习,这样可以确保备考时间的有效利用;
3)可以考虑寻求老师辅导或参加相关的备考班,跟随老师进行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的训练,以提高备考效果。
PART 2
转专业篇
对于转专业的小伙伴们而言,备考大学院专业课可能会更具挑战性。
备考大学院的留学生群体中,转专业再出发才是绝大多数。这也导致很多小伙伴觉得“大家都是这样”而忽视了日常积累的必要性。和同台竞技的日本考生相比,转专业的小伙伴少说缺少了2-3年的积累,也没有相关领域的解题经验。如果不珍惜考学阶段点点滴滴的积累,在修士考试中是十分危险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望理由书尚且还是一个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对实际知识水平进行粉饰的项目,而专业课的笔试,是真正的孤立无援。
考场上能帮助你自己的,只有过去一年好好备考的你
陷阱①:平地起高楼的难度
转专业需要跨越一定的学科壁垒,即便对于相近领域(比如社会学→表象文化研究)的小伙伴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小到研究方法,大到研究方向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盲目摸索都只会陷入困难重重的地步。
解决策略
1)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或前辈,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向,通过与专业指导老师的交流和指导,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制定科学精准的学习计划;
2)预留出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坚实的专业基础;
3)找到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和刷题,帮助自己巩固知识体系;
4)积极与老师们进行沟通,在新专业写好志望理由书,通过志望理由书的切磋修改,反向加强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
陷阱②:考试形式和重点的问题
在应试方面,转专业考生在考试形式和考试重点的把握上,往往开着大大小小的天窗,有超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不仅仅是对新知识的陌生,也有缺乏相关领域 “研究者基本素养”的问题。
比如说,转专业到色彩相关的医工学领域,你所欠缺的绝不仅仅是色彩学或者医工学的知识,还缺少一种“这个领域的人会怎么思考问题”的思维体系。
无论什么时候,思维体系的养成总是最困难的,然而如果迟迟不能形成思维体系,即便知道对应的知识,也很难从出题意图揣摩出考点,导致很多意料外的失分乃至于不合格。
解决策略
1)首先明确一个原则:不要急于求成,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耐心学习,先打好地基!这时候可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逐步掌握新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保持思考的习惯。可以在解题和订正的过程中,他们应该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题目,为什么自己会犯错,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题的能力;
3)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训练;
4)积极参加老师出题的模拟考试(特别是理科的同学),检验自己的备考成果,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之,大学院专业课备考对于科班出身和转专业的学生都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和陷阱。不过,只要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就能够在自己计划的备考时间之内克服困难,顺利合格目标校。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