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2024英国硕士一年要花多少

2024-7-8 11:49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509

  过去半年,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一路飙升,现在已经逼近过去五年的最高点!汇率上涨意味着留学开支增加。 那么,2024年在英国读一年硕士,如果不精打细算,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来帮大家算笔账~

  学费

  学费是留学的最大开支,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费差距悬殊,从15万人民币到40万人民币不等。根据学费高低,英国大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奢华档>4万英镑/年

  约合人民币35-50万元/年

  这些大学是世界顶尖的学府,拥有顶尖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但也意味着高昂的学费成本。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帝国理工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爱丁堡大学

  高端档3万-4万英镑/年

  约合人民币26万-35万元

  该组别大学学费比较昂贵,汇聚了众多QS前200或罗素大学,拥有顶尖的学科和师资力量,然而高昂的学费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

  布里斯托大学

  华威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诺丁汉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利兹大学

  杜伦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伯明翰大学

  约克大学

  兰卡斯特大学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巴斯大学

  埃克塞特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利物浦大学

  中端档2万-3万英镑/年

  约合人民币18-26万

  该组别大学学费相对亲民,涵盖了众多热门专业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

  纽卡斯尔大学

  卡迪夫大学

  拉夫堡大学

  雷丁大学

  阿伯丁大学

  女王大学(贝法)

  萨塞克斯大学

  萨里大学

  莱斯特大学

  斯特灵大学

  赫瑞瓦特大学

  肯特大学

  考文垂大学

  住宿费

  英国大学硕士住宿主要以单人间和双人间为主,多人间较为少见。学校一般会为硕士生安排校内宿舍,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大学,需要硕士生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宿舍价格根据房间人数、是否配备独立卫浴和厨房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中国留学生普遍对住宿要求较高,通常会选择单人独立卫浴房型(Ensuite)和单人独立卫浴厨房房型(Studio)。

  非伦敦地区:120-250英镑/周,约合人民币6-12万/年

  伦敦地区:300-400英镑/周,约合人民币14-18万/年

  生活费

  生活费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和所在城市。主要开支包括:

  饮食:食材、饭店、外卖

  日用品:护肤美妆、衣物、电子产品

  交通:公交、地铁、出租车

  娱乐:电影、音乐、运动、游戏

  社交:聚会、旅行

  水电气:房屋相关费用普通中产背景的留学生,自己做饭为主,每月生活费一般在500-1200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5-13万/年。

  其他开支

  除了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外,留学还可能涉及以下额外开支:

  留学中介服务费

  雅思相关

  GRE/GMAT

  签证

  体检

  机票

  旅游

  演唱会

  奢侈品等

  一年硕士留学总开支

  G5院校

  G5院校的学费普遍较高,伦敦地区的住宿费用也相对昂贵,再加上G5大学社交生活丰富,学生需要预留一定的社交开支。总体而言,G5院校留学一年总花费约为60万人民币起步,大多在70万以上。

  QS前100(非G5)院校

  这一区间的大学是中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的主力军。学费相对较高,但住宿性价比还不错。一年总花费约为45万人民币起步。

  QS100-300院校

  这些大学大多位于英国风景优美的小城镇,消费水平不高,因此生活费和住宿费可以节省一些钱。学费也明显低于前100大学(少数热门专业不亚于前百大学),一年总花费约为35万人民币起步。此外,部分QS100-500院校还会为国际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奖学金,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英国硕士留学,贵是真的贵,特别是那些顶尖名校。

  再加上通胀,生活费也贼高,一年下来花50万人民币都算普通水平了。

  有些家庭的孩子呢,留学就是冲着体验去的,花钱无所谓,图的就是个开心。

  但这种家庭毕竟是少数。

  对于大多数普通中产家庭来说,留学还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希望能够获得回报。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在高昂的学费面前,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就要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好好规划一下了。

  1. 专业选择:

  尽量选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这样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薪资也更高。可以参考一些就业数据和排行榜,比如人工智能、金融、计算机等专业一直都很热门。

  2. 学校选择:名校的学位证书更值钱,特别是回国更容易得到雇主认可。实力允许的话,不如把QS前100的大学作为目标。

  3. 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选择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的专业,在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提升就业竞争力。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等等。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