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一年制港硕想申博,该做何准备

2025-4-28 15:56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54

  一年制港硕因其学制短、含金量高、授课内容与国际接轨等原因,吸引着广大学生申请。

  在这些学生中,部分人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这就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本文针对尚未毕业的港硕学生以及港硕毕业后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分别提出一些申请博士的建议。

  01、尚未毕业的港硕

  学业上的准备

  博士申请过程中,很看重的一点是本硕阶段的平均成绩。所以,对于想申博的港硕而言,入学硕士项目前就要做好准备申博的准备了。首先是选offer尽量选一个比较侧重理论(而非实践)的项目,为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入学硕士项目之后,上学期认真学习,努力提升GPA(这也是为找教授索要推荐信做好准备),选修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下学期选择毕业论文这门课程(注意不是毕业设计),并且毕业论文争取拿到A。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的中国香港,学术活动频繁,讲座和研讨会众多。大家可以利用硕士阶段的时间多去参加香港高校的讲座和研讨会(尤其是与自己研究兴趣紧密相关的),既可以了解当下的学界研究前沿,又有机会在这过程中结识未来的博士导师或者论文合作者。

  推荐信上的准备

  和授课老师以及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保持良好沟通,积极物色合适的推荐信人选。

  标化成绩上的准备

  一些博士项目可能不对港校硕士豁免语言成绩,港硕要留意自己的语言成绩是否在申请博士时依旧是有效的,如可能过期,那就准备重考。同时留意所申请的地区是否有GRE考试的要求。申请商科基本要提供GRE或者GMAT,美国的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博士项目有大概1/3-1/4需要GRE,而社科里的传播学一般都不需要GRE了。

  做RA

  中国香港有一些RA(研究助理)转博士的机会。同时,即使不能留在港校读博,这段RA经历也将大大提升申请其他地区博士项目时的竞争力,并且有机会在RA指导老师那里得到一封推荐信。所以,新入学的港硕,在和教授们熟悉之后,即入学第1-3个月,就应该与教授们沟通有读博的想法,争取留在学院做RA的机会,并且也积极留意其他学校公布的RA招聘机会。正式的RA招聘竞争激烈,通过向授课老师毛遂自荐、积极寻求合作,往往是最有成效的方法。

  全球套磁的策略

  不少在中国香港有过留学经验的学子,都有继续留在香港读博的想法。但是近年来香港博士申请是“卷上天”的难度,所以我们建议学生申请地区范围不要局限在中国香港,而是面向全球的主流留学目的地,本着“导师在哪,我就去哪儿”的原则,这样能拥有更多的选择。

  注意事项:港硕申博,可能需要gap一段时间,无缝衔接有难度,因为港硕发毕业证是11月,录取的博士项目可能需要提交硕士毕业证才能正式入读。中间gap的这段时间,可以拿来发表硕士论文,参加学术顶会,或者做RA。比如我们有一位学生,是2023年11月港硕毕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做RA,后来在我们的辅导之下,成功地于2024年秋季入学一个博士项目。

  02、港硕毕业且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

  港硕毕业且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申请博士的优势可能在于更宽广的视野、更成熟的心智、以及在职场生活中积累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潜在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思路。但是,这部分人群的劣势也在于毕业多年,未必与当初的教授们保持了持续的沟通,并且在大学校园里所学的知识可能都已淡忘。

  推荐信

  如果想申博,就推荐信而言,可以争取雇主的支持,索要一封雇主推荐信;并积极联系本硕阶段的授课老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给他们提供一些自己当年上课或者写论文的细节,告知他们自己这些年的学术心理历程的变化,以获得他们的协助。

  标化成绩

  在标化成绩上,比如雅思/托福/GRE/GMAT等,职场人士可能也比在校生面临更大的考试压力,需要做好复习备考计划。

  定校与专业选择

  除去申请一般所需要提交的推荐信、标化成绩等方面的准备以外,职场人士想申博,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科研背景,重新熟悉所申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计算机技能(比如文献整理软件Zotero,量化分析的Python、R Studio、SPSS,质性分析软件Nvivo)等,为过渡到博士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我们有位学生是一年制港硕毕业,毕业后有4年左右的工作经历,申博之前做了一段海外科研,这有助于他重新找回做研究的感觉,熟悉科研的范式,同时为撰写申博所需要的研究计划打下基础,最后学生也是在我们的协助之下,成功地拿到了一所海外高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