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热潮持续升温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然而,回国前若忽略关键手续,可能面临求职受阻、落户失败甚至影响个人征信等问题!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最新政策,结合留学生真实痛点,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回国前必做的3件事(附材料、流程及避坑指南),强烈建议收藏备用!
01、学历学位认证-回国发展的“通行证”
学历认证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对海外学历合法性与国内对应关系的唯一官方认证。
2025年起,留服中心新增“不予受理通知单”机制:材料仅一次提交机会,一旦出错即认证失败!
未认证学历将影响:
- 进入央国企、考公考编;
- 享受留学生落户政策(如北京/上海落户加分);
- 申请人才补贴、科研基金。
2025年最新材料清单(务必核对!)
核心材料:
- 护照:留学期间所有签证页+出入境记录(jpg格式,每张≤1M);
- 学位证书:官方颁发的毕业证(PDF格式,≤5M);
- 证件照:近期标准证件照(jpg,≤1M,底色不限);
- 授权声明:亲笔签署的《文凭证书核查授权声明》(PDF,≤1M)。
辅助材料(按需提交):
- 完整成绩单(jpg/PDF,≤1M);
- 学习证明:录取通知书、学费支付凭证等;
- 网课证明(如2020–2023网课经历需提供学校官方通知)。
注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额外提交备案文件。
认证流程(全程线上!)
1. 注册登录
访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注册账号并实名认证。
2. 填写信息+上传材料
准确填写留学经历、学位信息;按格式上传扫描件(切勿合并文件!)。
3. 在线支付
认证费360元/份(银联卡支付)。
4. 等待审核
- 审核期约10–20个工作日;
- 结果以电子版认证报告发放(系统下载,纸质版可申领)。
致命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造假将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后续申请;
- 信息一致性:学位证姓名、生日需与护照完全一致,更名者需提交证明;
- 紧急时间线:建议回国前3个月启动认证,避开毕业季高峰;
- 避坑提示:远程课程、未被教育部认可的院校(查[涉外监管信息网])、未备案的中外合作项目均无法认证!
02生活收尾-切断“隐形扣费”链条
银行账户注销
长期未使用的账户可能产生月管理费(5–10美元/月)、透支滞纳金,甚至影响个人征信,导致再次入境受阻。
操作步骤:
- 结清所有账单(信用卡欠款、订阅服务);
- 转移账户余额至国内账户;
- 向银行申请注销并获取书面证明。
退租避坑指南
押金全退秘诀:
- 一般可提前60天书面通知房东(邮件/信函留证);
- 聘请专业清洁并保留收据;
- 退房时拍摄房屋状态视频,双方签字确认。
电话卡处理
- 合约机用户:提前解约需付违约金,建议转让给学弟学妹;
- 保留最后一个月话费账单,防止运营商纠纷。
03-重要资料备份防丢“双保险”策略
学校邮箱抢救计划
风险:
毕业半年后邮箱可能被注销,丢失教授推荐信、实习证明、offer等重要邮件!
应对:
- 使用备份工具(如Google Takeout)导出全部邮件;
- 设置自动转发至个人邮箱(Gmail/163等)。
学术文件“三重备份”
必存文件:
学位证、成绩单、语言班/预科成绩单。
备份方案:
- 原件随身携带(切勿托运!);
- 扫描件存云盘(百度网盘/iCloud);
- 移动硬盘物理备份;
- 办理3–5份学校官方认证副本(密封信封)。
特殊材料留存
- 工作证明:海外实习/兼职的合同、纳税记录;
- 家庭变更文件: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需翻译公证)。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