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比较商业经济学硕士(Comparative Business Economics,简称CBE),一直以来都非常受中国学生的欢迎。
不过这几年,这个专业的申请政策起起落落。
在2022年之前,CBE专业并未对GMAT/GRE成绩做强制要求。
凭借UCL顶尖院校声誉、扎实的课程设置以及对中国学生相对友好的录取倾向,它迅速成为众多学生冲刺G5的热门选择。
据当时的申请数据统计,CBE专业一年内最多能收到超过1000份申请,即便录取率仅维持在10%左右,依然挡不住申请者的热情。
但22Fall的“强制标化”政策,直接让CBE的申请热度遭遇 “滑铁卢”。
由于GMAT/GRE备考周期长、对逻辑思维和英语能力要求高,许多原本计划申请的学生不得不临时更换目标院校或专业。
数据显示,政策调整后,CBE的申请人数从之前的1000+骤降至300+,录取率虽因申请人数减少有所上升,但整体申请池的 “活跃度” 明显降低。
但就在近期,UCL官网更新了26Fall CBE专业的申请要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便是 —— GMAT/GRE 成绩不再强制提交,转为 “建议提交”(preferred) 。
26Fall的门槛又降回来了!预计申请人数会大幅反弹,甚至可能翻倍。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学校或许会小幅扩招,用更宽松的标化要求吸引更多优质申请者。
目前没有GMAT/GRE成绩但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将其重新纳入选校清单!
不过别急着高兴,政策放宽是好事,但在申请前,你得先搞清楚CBE的 “内核”—— 它到底适不适合你?
01
比较商业经济学
很多人会把CBE和UCL其他纯商科项目(比如管理、金融)搞混,但其实CBE更偏向 “经济学 + 区域研究” 的交叉领域。
它的研究范围很明确,主要聚焦中欧、东欧、东南欧和俄罗斯,同时也会关注全球新兴经济体的比较研究。
具体到课程内容,它更侧重从公司层面展开,比如跨国企业在不同经济体系里的作用、公司治理和财务运作、私有化进程、企业家精神,还有欧洲地区创新和技术变革的影响因素等等。
那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申CBE呢?
首先,得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或者政策经济学感兴趣,尤其是想通过定量分析,深入理解新兴国家、中东欧国家经济体系的同学,这个专业会很对胃口。
其次,CBE对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不低,而且课程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所以如果想在学术领域进一步深造,比如读经济学博士,CBE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CBE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大小论文,一学期可能要写好几篇,这就需要你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另外,很多Seminar(研讨课)会要求做Presentation(展示)和小组合作,虽然过程可能有点累,但能很好地锻炼你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之后找工作也有帮助。
我到底能不能申?
结合UCL官网最新信息和往年录取案例,我们可以梳理出CBE专业的申请核心要点:
具有英国大学颁发的2:1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需要在学位期间学习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定量方法/统计学课程。
中国学生需获得UCL认可的中国大学相关专业四年制学士学位,均分85%及以上。
或受中国教育部认可高校学士学位,均分90%以上。
雅思总分 7,单项 7。
托福100,阅读写作25,听力口语23。
从往届生源来看,大部分申请CBE的学生,本科是经济学专业,或者是其他泛商科专业但有经济学基础的。因为一直很受中国学生欢迎,所以实际在读的学生里,中国学生占了70%-80%,而且大多来自国内985/211院校或者海外本科。
不过也不用担心全是中国人,还是有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同学,平时上课、小组作业的时候,能有不少和国际同学交流的机会。
除了这些硬性要求,还有几个申请 “小技巧”,能帮你提高竞争力:
在个人陈述(PS)中清晰表达出你对经济学的热情——特别是对中东欧、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兴趣。如果你本科学过计量经济学,会更加分。
虽然对实习的“含金量”没有极端苛刻的要求,但建议至少有2段相关行业实习或商赛经历。
语言要求并不低,尤其是雅思四个7,有一定挑战性,建议尽早准备、提早考出成绩。
虽然现在GMAT/GRE不再是强制要求,但官网写的是“preferred”——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标化成绩,它依然可能成为你的加分项,尤其是在申请人数大幅回升、竞争变激烈的情况下。
02
容易搞混的 “双胞胎” 专业
CBE和CEP
在UCL的经济学相关硕士项目中,有一个与CBE相似度极高的项目——
比较经济政策(Comparative Economics and Policy, CEP)
申请要求,CEP和CBE可以说是 “复制粘贴”:
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 “专业侧重点”
CBE 更偏向 “商业与经济学的交叉”
关注企业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运营策略、国际商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课程里会有更多 “商业分析” 相关的内容,比如公司财务、企业家精神这些。
CEP 更偏向 “经济政策与区域发展”
关注政府如何制定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尤其侧重中东欧国家的政策转型,课程中会涉及更多 “政策分析” 相关内容。
你未来想进入企业(如跨国公司、咨询公司)工作,CBE的课程设置更贴合。
若你未来想进入政府、国际组织或智库,CEP的专业定位更匹配。
从录取难度来看,两者差异不大
由于申请要求相似,许多申请者会同时申请这两个项目,均属于UCL的 “中等难度” 硕士项目(低于金融、管理等纯商科项目,高于部分文科项目)。
如果你同时考虑CBE和CEP,一定要搞清楚两者区别,并在文书中体现你对它们的理解,避免给招生官一种 “一份PS申请多个项目” 的敷衍感。
如果你没有GMAT/GRE成绩,但本科背景不错,也有相关实习经历,那么26Fall无疑是你申请CBE的一次好机会。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