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2025/2026学年法国留学新政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2025-9-28 17:10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25

  打算赴法留学的同学们注意啦!法国高等教育署(Campus France)发布重磅消息,全新的留学框架要求将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正式落地。无论是本科在读、硕士在读,还是已手握本科文凭准备深造的同学,都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新规,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你的留学申请路径。下面,我们就从不同人群的申请条件、语言考试要求、材料准备等核心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新规内容。

  不同学业背景,申请路径有明确指引

  新规针对中国学生的不同学业阶段,给出了清晰的法国留学申请方向,覆盖 “在读期间留学” 和 “已获本科文凭深造” 两大场景,满足不同同学的需求。

  中国高校在读生

  以往,不少在读生担心非校际合作就无法赴法留学,此次新规依托即将颁布的中法学位与文凭互认协议,打破了这一限制 ——只要中国就读期间所修科目全部合格,即使没有校际合作,也能申请赴法继续学习。

  01、本科在读生

  根据本科就读年级和学业背景,可申请的法国学习阶段明确,具体如下:

  特别提醒:专升本的同学,更建议申请法国本科第三年(licence 3 / Bachelor 3)。

  此外,若申请的是授予学士学位的课程,且目标院校已登录 Etudes en France 平台,强烈建议通过 “我要申请录取通知书程序” 提交申请,这将提升申请的规范性和成功率。

  02、硕士在读生

  硕士在读生同样享受政策红利,只要完成对应年级学业且成绩合格,就能申请法国更高阶段的学习:

  完成硕士一年级且成绩合格:可申请法国硕士二年级(Master 2 / Msc 2 / MBA 2)或授予硕士学位的校颁文凭课程;

  完成硕士二年级且成绩合格:可申请法国博士阶段。

  已获本科文凭者

  如果你已持有中国本科文凭(或海外获得、且被中国教育部认证为同等学士学位的文凭),新规带来了一个重要变化:可以 “继续教育” 名义申请法国所有类型的课程,包括未获 RNCP(法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认证的项目。

  但必须警惕一个关键问题:若最终获得的法国文凭未达到 RNCP 认证标准,回国后无法保障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的学历认证。因此,在选择非 RNCP 认证项目时,一定要提前评估学历认证风险,避免影响未来就业或升学。

  语言考试要求收紧

  为确保所有申请者享受平等待遇、提升留学适应性,新规对法语和英语考试的豁免条件进行了调整,整体呈现 “免试门槛提高、提交要求更严” 的趋势,大家需提前做好备考规划。

  法语考试:

  法语专业学生不再直接免试

  以往,中国法语专业本科 / 硕士毕业生可能无需提交法语成绩,但新规明确要求:即使是中国法语专业本科 / 硕士学历持有者,也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法语成绩(TCF/TEF/DELF/DALF)。

  唯一的免试情况是:在法国获得全法语授课文凭,且毕业未满 5 年。

  英语考试

  TOEIC需四项成绩,免试范围明确

  成绩提交要求:若提交 TOEIC 成绩,必须包含 “听力 & 阅读、口语 & 写作” 四项成绩,仅提供部分成绩将不符合要求;

  免试条件调整:以下两类情况可豁免英语考试,但需满足 “毕业未满 5 年”:

  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就读或已完成全英语授课文凭;

  在与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合办的中外合作大学中,就读或已完成全英语授课文凭。

  申请材料

  新规对申请材料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材料清单已根据不同申请情况细化,部分申请者可能需要同时提交多份认证报告。

  核心要求:所有认证报告,必须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获取英文版本。这意味着大家在准备材料时,需提前登录 CHSI 完成认证并下载英文版报告,避免因材料语言不符合要求而延误申请。

  新规总结

  综合来看,此次法国留学新规的核心变化可概括为四点,直接影响申请成败:

  高中生申请:明确要求达到高考分数线,不再模糊;

  国际高中成绩:A Level/IB/AP/OSSD 等成绩的认定细化到 “最低分数门槛”,申请更有方向;

  语言要求:免试条件收紧,无论是法语还是英语,都不再 “宽进”,需提前备考;

  材料提交:所有认证报告必须通过 CHSI 获取英文版,规范性要求更高。

  不难发现,法国留学政策正朝着 “更规范、更透明” 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抬高了申请的 “标准线”。对于计划 2025 年 10 月后赴法留学的同学来说,建议尽早对照新规梳理自身条件,补全短板(如备考语言、准备 CHSI 认证材料),才能在申请中抢占先机。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