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语言考试 如何用好单词

2014-2-18 17:23发布者: 中青 浏览次数: 305

雅思考试:如何用好单词

词汇积累一直是困扰着学生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词汇量少的问题。但是就如何积累,学生们通常比较茫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辞海茫茫,市面上的口语书又是铺天盖地,什么样的单词才是最重要的,是最雅思的?此外,学生通常无法长期高效记忆单词,记了又忘的顽疾一直困扰着他们。最后,背出了单词又如何,不会用单词还是等于零,在考场中一个个往外蹦单词当然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对于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哪?下面,总结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积累雅思词汇的方法:

首先,找到最实用单词是关键

就英语学习而言,指出大量的单词积累至关重要,不过英语的词汇量之大却是notorious的。但就口语交流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用到的词大约也就 是3000左右。而对于一门考试来说,所要求的词汇量也是有限度的。更何况雅思口语考试的考题重复率又是相当之高,这就为我们的复习应考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积累词汇的时候也需要按类别准备,而准备的依据就是该类别中的常考考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的放矢,按照考题的提问方向去准备相应的单词,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单词积累最为高效。

我们一般对每一个出题方向都需要准备至少三个单词或词组。这样,我们准备的量不会太大,而在准备时又因为目的性比较明确,在考场中碰到常考考题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比如:艺术的类型有:dance, music, craft, design, drawing, opera, painting, sculpture。 中国传统艺术有:calligraphy, Chinese opera, martial art

其次,学会借力是窍门。

我 们很多学生都喜欢在复习雅思的时候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入手,好像这四个部分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部分。所以经常会看到学生们拿着听、说、读、写四门的笔记,或是词汇手册辛勤背诵。其实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雅思的四个单项都是互相联系,又触类旁通的。就口语一门而言,除了和阅读的关系稍远之外,和听力、写作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时候,大家觉得听力题和口语题有许多雷同之处。都 说听说不分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听力能力的增长同时也带动口语能力的提高,(大家注意,我们要说好口语先要打通自己的耳朵,也是因为听力考试的内容是口语最好的借鉴对象。听力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要提高听力,我们一定要去做精听,既然做了精听,我们就再多做一步:记住其中和口语考试相关的词句。而且听力的一些对话中的用词也是非常的口语化的,用到口语考场中会让自己的回答更为地道,更有洋味。正如《阿甘正传》中阿甘所说:既然我已经跑那么远了,何不继续。其实 我们只需再加一点点力,就可以同时提高口语和听力,这要比我们单独去复习两门考试要来的轻松许多。因此,在背诵听力单词的同时,也是在积累口语单词,我们 所要做的,就是将背诵面再增加一小点。

背诵方法是助力

有 了背诵范围之后,我们可以把时间花在刀口上。不要到头来背了一堆的词,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考场中却一个都用不到。但是如何有效记忆词汇还是非常有讲 究的。一本简单按 A到Z排列的单词书很难让我们从头背到尾。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学生没有毅力,而是这样记忆很容易混淆,且看A这栏的单词有多少个,还个个长得非常相似,当 然要想记住、记清着实不易。而且研究显示,单个的单词或数字是最难记的,我们需要让这些单词和已有记忆之间产生联系,或构成图片,就能有效的长时间记忆。 所以,我们可以将单词串成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内容或是故事,更好的是形成图片,以利于我们记忆。

勤加练习是法宝

在学习背诵单词的过程中,切忌将单词和句子孤立开来。大家要知道只有单词,而不知道单词的用法还是等于零,所以背诵单词时还要将其运用到实际交流的句子中去。

比如我们在背完了上述的叙述链中的单词后,还要尝试将其运用到句子中去,我们的重点在于记忆句子,记忆单词的实际用法,而不是简单的将单词塞到脑子里去。我们来看看这些单词在句子中的表现:

原创范例 谈论美术喜好 → 用于雅思口语第一部分

I am keen on almost all kinds of arts, especially fine arts such as painting and drawing. I find Chinese painting really enchanting. In the past, painters such as Tang Bohu could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ambition with a mere ink brush.

其实词汇的积累也并非死记硬背那么简单,我们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记忆的效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