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留美感慨:嘴硬也得有资本

2011-7-7 11:11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638

       我在微博上和年轻一代留美学生激辩,对他们热衷于名牌的行为颇有微词,并把自己当年穿着10美分的牛仔裤、美满充实地读博士的经历拿出来晒。有些年轻人受不住,说我炫耀;有的则不齿,说我这把年纪,还要求年轻人也像我这么想,实在不知道时代进步了多少,自己已经是多么落伍。

  对于第一点,我坦率承认:确实是炫耀。我的责任是为人师表。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你不能传授给孩子们你自己不信、也从来没有实践过的东西。我在北大读本科时扫过厕所、在耶鲁读研究生时从垃圾站捡旧家具……这些我要一直说到老,至少希望我自己的后代学会。这是作为长辈的职责。

  至于第二点,我则不妨再多嘴几句。我们去美国时就听说美国的孩子不尊重长辈,没大没小,甚至叫父母小名等等。当时还信以为真。十七年过去再回头看看,发现和中国的孩子相比,美国的孩子其实更尊重长辈。

  比如,就名牌这个问题,留美的新一辈纷纷说我不该用自己老一代的思想教育新一代。在美国你看见过孩子们对长辈说这个吗?反正我是没有见过。现在美国的孩子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民调显示,他们大部分都承认自己不如上一代人。其实这未必是一代人的特质,大概从来都是如此。美国孩子即使在青春期反叛的年龄,对上一代人的指点还是非常毕恭毕敬的。他们心里很明白:自己什么都还没有做,靠父母养着,机会大多是成人提供的。甚至干同样的工作,孩子挣得比成人少,大家也觉得理所应当。我当年找教职时,对面试我的院长说:“我大学时代,一个月就十美元。 ”院长马上满脸放光:“我们的学生需要你来教育! ”几个小时内,我的工作就拿到了。老一代要教育小一代,长辈有故事要讲,小辈当好好听着。这在美国是个规矩。

  其实,中国也并非一直是这样。我上大学时,最敬重的就是那些比我大一轮的老三届,觉得他们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奋斗出来,能和我坐在一个课堂里,其意志和才能,实在都是我不可企及的。这次辩论,我敬仰的一代中的一位,即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大概是看不过我被年轻后生攻击,也发来一段微博声援:
 

  “不瞒诸位我八零年去加大伯克莱读研。住学生村 (二战兵营改造)。每年衣服大都是村里捐助室领取,都是毕业生离校无偿留给新生的。找不到合身的就去跳蚤市场买旧货。唯一一套新西装花去五十美元斗争良久,见教授没办法。两年无新衣开二手车也没少乐子。当时孙正义也极简朴。 ”
 

  回头想想,我94年赴美,心里的榜样正是他那种80年代初期出去的前辈,哪怕他们的年龄并大不了几岁。那时他们刚结束上山下乡,回城才读了没几年大学,马上到美国留学。那是多么大的跨度,多么大的挑战!我等虽然兜里揣着几百美元赴美,毕竟在语言、文化、经济上都准备得好多了。他们的榜样,也确实使我受益匪浅。现在呢,新世纪留美的学生,瞧不起我们这些九十年代出去的。其实,瞧不起并没有关系。子曰“人不知而不愠”,我并不会为此感到失落。相反,我倒是希望新一代素质远远超过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瞧不起我们。可惜,令人失望的是,这些瞧不起我们的,多是靠父母的钱去留学。一个不能自谋生路的孩子,有多大资本瞧不起上一代呢?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