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刚刚落下帷幕,曾为“韩国练习生”的女歌手张碧晨夺冠,掀起一场娱乐波澜。拂去绯闻和八卦的迷雾,张碧晨的“音乐海归”身份反而成为众人关注的另一焦点———难道 ,除 了SAT、A-L E V E L、托福雅思之类的传统路径外,音乐留学(游学)不是个另辟蹊径的可行选择?事实上,中国歌手远赴海外镀金,然后“华丽转身”者,早已并非零星个例,韩庚、周觅、曲婉婷等名噪一时的偶像,便是“音乐留学”的资深践行者。与众多拥有海外文凭却只能蜗居家中的“海待”相比,音乐界的海归却似乎总能在职业规划上占得有利身位———除了步入星途之外,还有众多音乐教育、音乐经纪之类的岗位抛出橄榄枝……这也难怪,这样一条另类的留学之路,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日韩练习生招生潜规则:长得好比才艺更重要?
所谓“练习生”,在日韩娱乐界,这是一个带有潜规则意味的称谓———韩国众多娱乐经纪公司都设有大批的新秀储备,而这些后补人选就成为“练习生”,在经纪公司里接受严苛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形体、舞蹈、歌唱、台风等等,一旦“训练”成熟,便有机会加入歌舞组合,从“练习生”晋升为“新人”,获得一定的曝光率。训练周期从半年到数年不等,但也存在不能“毕业”的风险,一旦从众多练习生中被淘汰出局,也意味着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从这点上说,与传统留学的风险也颇为相似。
在日本,练习生则被称为“研究生”。娱乐公司常常面向更低龄的群体招生(12岁以下),因为“幼齿女”在日本也享有可观的受众和市场。与韩国练习生全封闭训练的状态不同,日本研究生亦有机会参加一些小型商演、公演、路演,被编入相应的档期。这种“以演代练”的方式显然更为人性化。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练习生的选拔都是在一个较为公开的机制下运行的。主要有两个报名途径,一是参加目标公司的选秀活动(歌唱大赛、舞蹈大赛等),二是直接寄送电子邮件(附上个人资料)到目标公司的电子邮箱。不过,选人也存在“潜规则”。一般而言,外形出众者对才艺(歌舞水平)要求不高,而外形不出众者对才艺要求则极高。一些公司还会根据自己的市场受众,设置一些个性化的筛选标准(譬如韩国SM公司特别钟情于少女流新人)。
和众多以“考试”途径出国的留学生不太一样的是,日韩练习生大多不需要支付高昂学费,食宿、训练及部分生活费用均由娱乐公司承担,但“训练”期间及“出道”早期,学员必须履行相应的“经纪约义务”,有人将这份列有大量苛刻条款的长约称之为“卖身契”。
“音乐海归”就业出路可观,但也存在未知风险
有人预计,张碧晨走红之后,“赴日韩当练习生”这样一条小众的留学道路,将会成为水涨船高的热门选项。而“音乐留学”后的理想就业状况,也是鼓舞后继者的一条重要缘由。
“按照传统的留学思路,许多留学生大多将目光投向了金融、语言、科研类专业,却较少关注文艺类的留学出路。”某资深留学专家告诉记者,文艺类的“游学”或“留学”,由于不和具体的文凭、学位相挂钩,因此比传统留学的难度门槛相对低一些,“如果你想通过传统的考试入读美国一些优质音乐学院,有时SAT也要高达2000分以上,对于一个主要精力放在文艺钻研上,文化课修习程度有限的学生而言,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而近年中国愈发频繁地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互动,客观上也为“音乐海归”增添了就业机会。“中国现在有很多国际性的演出活动,而同时兼具音乐才能和海外背景的人才显然更有优势,他们即使不直接参与演出,也可负责经纪、翻译、联络、公关、沟通等事宜,而在国际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具有海外音乐训练背景的学员可以加入比较理想的音乐教育岗位。”在行业人士看来,即使“星途”不顺,也丝毫不影响音乐海归的职业前途。
但这种“不考试、没文凭”的新式留学模式,目前中国还鲜有留学机构涉足。“以‘练习生’身份赴日韩进修,这种暧昧的身份是否得到法律或相关保险系统的保护,目前仍存争议,其流程、手续也很难有一个周全而系统的了解和认知,有意者需谨慎为之。”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