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国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收公务员考试连续4年出现颓势,与此同时,自2014年起,研究生报考数据也在负增长中冷却下来。"金饭碗"含金量的降低,研究生就业压力不减,让曾经中国特色的两大考风光不再。相反,海归就业形势的看涨似乎让寒窗苦读十年书的中国学子看到了新的希望。背负国际化经历和眼界的海归在新时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样一个不再谈"体制外"变色的时代,自我价值意识觉醒的一代人,舍弃贬值的"金饭碗""铁饭碗",摩拳擦掌开拓自己的人生,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
“碌碌无为过5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5年没涨,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深深感觉到自己是失败者。”这是一位80后公务员辞职后在微博发出的感叹。
据国家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度国考计划招录人数比去年减少11.5万,竞争比达到64:1。和2012年的117.7:1、2013年的107.2:1、2014年的71.9:1相比,连续四年大幅度下降且弃考率逐年递增。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伴随着近两年的反腐、机制改革、简政放权,隐性福利的减少,不断稀释着公务员“金饭碗”的含金量。
纵观公务员考试,“几十人争一位”的过程并未带来“一人享受几份工资”的结果。发展有望?薪金达标?公务员在双双失利后,面对体制外的精彩已感进退两难。一方面物质财富与价值实现均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所蕴的无限机遇却又不断塑造一个又一个功成名就的榜样,对于自我价值意识觉醒的一代人,舍弃贬值的“金饭碗”“铁饭碗”,摩拳擦掌开拓自己的人生,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
数据说话,分析海归受捧根源:视野成就人生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有24.19%的海归归国后找到首份工作所花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有近8成的海归在3个月内就找到了首份工作。在工作领域方面,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文化教育、娱乐、电信、IT等高薪行业。有13.56%的海归选择进入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有4成海归在中外合资、外资企业工作。而在薪酬方面,有两成左右的海归月收入在1万到3万元之间,更有高达13.56%的海归收入在3万元以上。近六成的海归在公司中担任主管以上职务,有5.08%的海归已经成为公司主席、总裁等商业领袖。总体而言,海归的就业状况呈现高薪、高职位、高附加值的特点。澳际英国留学专家指出,从世界名校众多,且精英教育氛围最浓厚的英国留学回来的学生相对就业能力及发展更好。
在“国考”、“统考”双双减速的前提下,缘何海归留学生会的就业数据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一方面,海归留学生更多的从发达国家学习金融商科专业、传媒娱乐专业、文化教育专业、及电子IT专业,接触到最新的教学内容及更全面的实操培训。而恰巧这些行业发展中心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对口,且满足一二线城市工作领域细分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除了外语能力作为先天优势,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下所强调的思想自主、行为个性、专业领先、交流成熟、团队紧密,是很多中国的研究生所缺乏的。
更重要的是,海归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所经历的文化的碰撞,资源及人脉的多元化积累,以及所受到的国际化视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他们人生的无价之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且多元的人生经历在价值观逐步成形的时期至关重要的。
当然,好的工作机会只是人生的开始,而海归留学生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优势,才是在人生征途上笑到最后保障。站得高方能看得远,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在踏出国门不再困难的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自我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就注定了,选择的重要性!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