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通过不断引导、培养、纠正等方式,使子女朝着既定方向成长发展。我们也常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今后的性格、发展方向、是非观等将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启蒙教育也是全社会各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家庭教育势必带来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即将把孩子送去美国留学的家长们是否对美国式的家庭教育有所了解呢?孩子想要尽快融入美国,进入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状态,他们还要具备哪些中国孩子所不具备的特质呢?
一、中国式家庭教育
1、读书为重
古人有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龙”或“凤”,其实也就是一个“才”字。举个例子来说,部分中国家长认为,孩子能在学校读好书,毕业后能有个铁饭碗,将来组建美满家庭,一生不愁吃喝就属于培养成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目的期望值过高,功利性较强。“读好书”、“铁饭碗”、“家庭美满”“不愁吃喝”,属于递进关系,要达成“铁饭碗”,以实现“家庭美满”和“不愁吃喝”,那么首先你得“读好书”。所以,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甚是上心,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管是报补习班、培优机构,唯一的目的就是“读好书”,拿高分。似乎成了闯关游戏,不过这一关,后面就没法儿进行下去。
2、家中无民主
在中国家庭里,家长认为家庭各项事务都是父母的事,孩子应该做的就是遵从家规,顺从父母意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中曾说道:“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父母是家庭中的一家之主,是权威,孩子能做的只能顺从。于是,“代沟”这种沟通阻碍的副产物也应运而生。
3、经济独立晚
以往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为孩子灌输了过多“家里的钱以后都是你的”这种观点。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得到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意识,这就导致了多数中国学生自我独立时间较晚。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约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
二、美国式家庭教育
1、独立个性
中国家长往往认为“放养”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代言词。的确,美国家长并没有像中国家长一样将孩子以后的发展路线呈递进关系标注清楚,在他们心里并不认为“读好书”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美国父母不会给予孩子太多压力,他们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让孩子拥有独立个性、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并给予孩子未来发展足够多的信心,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父母也都往往持旁观态度。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2、民主开放
有人说,美国人的开放性格源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美国家庭崇尚民主公平,不会因为年龄的差距而将子女一直视为“小孩”。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能够参与制定家规,并与父母享有均等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孩子所应当拥有的天性。美国家庭开放而民主的教育气氛造就了一代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在美国家庭中,孩子不仅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与父母像同辈一样谈笑风生,他们参与家庭会议,制定对家庭有利的决策,提出自己有分量的见解。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的“驯服”、“顺从”、“守业”往往让他们失去了创造、独立的性格。
3、经济意识
美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子女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教导子女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并想办法去赚钱。不同于中国,美国家长给子女灌输的理念为——“你现在用的是我的钱,而我的钱是自己辛苦挣来的,你只是暂时的借用,你有朝一日也必须赚来你自己的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还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比如设立奖励机制。
三、当中国家庭教育碰见美国家庭教育
近年来,去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孩子去到美国能否快速适应是家长们所关心的。诸多不适应因素,以及日益增长的辍学率,使得部分中国家长开始质疑自己的孩子去到美国能否适应。去到美国留学当然也要“入乡随俗”,但中国孩子的保守、任性、依赖对比美国孩子创造、开放、独立的个性显然无法轻易“随俗”。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国家庭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父母来解决。建议有留学意向的家长调整心态,将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上,逐渐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重视孩子的天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要因为培养“人才”而扼杀“天赋和潜力”,与此同时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学业和成绩是一方面,以后能够顺利立足社会则是另一方面。
在家庭教育适当调整的同时,提前适应国际教育环境也是值得考虑的。就武外英中现行的国际高中课程来说,采用纯外教授课,提前让学生适应国外教学方式,了解并理解海外文化,尊重学生自我兴趣及特长,在出国前掌握好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最终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以此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开放、独立的个性,让中国学生在出国后能够顺利适应美国的学习生活。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