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留学生想在美国交到朋友,社交网站是个好选择

2015-12-17 10:42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393

  社交网站的英文是social networking site. 撇去site的单词不说,social代表社会的, 而networking往往是指交流中编织起来一张张强大的人脉网。换句话说, 社交网站代表的不仅仅是大家同学间休闲时刻的一种消遣, 也是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强大的交友模式和方式。我认为, 那些想要和美国本土的同学有进一步交流的每个同学都应该对于这边的社交网站有所了解。因为一个账号带给你的可能不仅仅是闲暇时更多刷屏的资源, 而是让你更了解,也让同学们更了解你的一种渠道。 因为在这种平台上面,你会和你美国的小伙伴建设并且发现更多的共同语言, 更重要的是,社交网站上面对时事的分享能够让你听明白大家最近在兴致勃勃的讨论什么。

  我会说我第一次被表白就是在FB上面吗? 好吧,虽然这个梗很老套, 但是不得不说我在FB上的分享和更新很有效的让同学们对我有一个更为完整的印象,至少让当初的学长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 以至于在平时聊天时候也越来越想和我接触。我们这一代的人都不爱看新闻(虽然这个习惯非常好), 可是在社交平台上面呆久了,你也会慢慢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 也更容易和外国同学产生对话的topic.

  当然, 对于社交网站对人际交流能力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 你们仔细想想,周围有多少同学宅性成瘾, 和网友们聊天一套一套的, 却在真实生活中不知道究竟如何结交朋友或者与别人交流。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怂恿大家一味的活在电脑屏幕后面, 而是想为大家介绍以及解说一些在美国相对来说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站,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个资源来更快地融入大家所谓的 “美国圈子”。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FaceBook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属于国内人人的前身, 但是因为政策关系国内看不了。我是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FB账号的, 原因请参照上面。有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也会因课程和一些特殊的events在FB上面开小组,来分享和更新近况。 操作模式和人人应该没什么区别(表示我对人人不太了解)。

  Twitter

  这个我没有, 但是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有, 感官上和weibo没什么区别。其中评论和转发的模式和新浪微博有区别, 而且Twitter对好友分类的功能相对完善,也有很强大的开放性, 各种API支持。

  Linkedin

  这个是个以professional为基础的社交平台, 也是我建议每一个对自己工作蓝图有想法的人都应该拥有的。它的娱乐性和私人性比FB小的太多太多了, 但是对于工作上相关的知识却又是太多太多了。注册之后, 它的界面会引领你一步一步的去填写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等到完全填好后,恭喜你, 你已经差不多有了一个简历了。 Linkedin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很有效地把professionals以专业性和职业性高的原则给联系在一起,也是很多recruiter寻求小实习生的地方。 它的商务价值非常饱满,允许你执行各种职业相关的背景调查啊, 工作机会查询啊,在讨论小组里面还可以分享就职经验啊, 任职经历啊等等,是每个职业规划心很重的同学都应该有的东西。

  Portfolium

  这个网站比较新, 是以建设portfolio为基础的分享类型网站。在这上面你可以分享各种各样自己的作品, 甚至自己完成过程的身影。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虽然我有, 但是我的同学却很少有。 我个人是比较看好它的,因为它弥补了Linkedin里面project的一些不灵活性,对于我们手头有作品却没有网站或者大篇幅解说的学生很好用。

  Google +

  这个也很流行, 但是我没有怎么接触过。 它最大的卖点就是circle和族群管理。建议大家可去百度一下, 你就更知道了!

  Reddit

  这个很好玩, 但是说实话我感觉来到美国不久的同学可能理解不到它的精髓。 它吧,我感觉很类似贴吧。 用户可以自己发布帖子, 也可以以投票的形式去给评论和帖子评分,thumb up越多会被提到首页。 而且reddit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新的组群(贴吧——)。

  Instagram

  这是一个以照片打天下的社交圈子, 而相信大家对这玩意也不陌生…先照相, 再加滤镜,再上传, 上传后和你有follow关系的朋友可以和你有互动…使用方法相当简单,使用人群也相当多.

  Pinterest

  这个玩意是图片社交分享网站, 顾名思义-是以图片和分享为中心的交流平台。用户呢, 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分类管理自己收藏的图片。 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它是以“瀑布式”的layout,你所关注的图片分类会自动的出现在页面的底部, 然后你不用翻译就可以一直往下滑啊滑的看…像瀑布一样——

  Tumblr

  我同学总是开玩笑的警告我说千万别注册tumblr, 注册了之后你就haveno life. Tumblr被形容为轻博客,用百度百科的话来说: Tumblr实际上是介于Twitter和传统的全功能博客之间的服务。有个人的, 也有专门为某个主题开放的, 挺有意思的小东西,很多大家看到的很漂亮很有意境的图片(那种有背景然后中间有一句大字体的quote)都是从这里淘出来的。

  Snapchat

  这个是个只能在手机上玩的应用。 大概的概念就是你可以照一张相片,或者录一小段视频, 然后加上一小段文字,以类似短信的方式发给好友, 然后好友打开后只能看10秒钟,10秒之后这段信息就会消失不见了。 我周围的朋友大部分都用这个搞怪。

  Tinder

  单身男女会喜欢的…好啦开个玩笑我是不相信网恋的。

  运动型受欢迎吗?

  的确受欢迎。 不过话说回来, 运动型在哪里不都挺受欢迎吗?

  不过与其说是某一种型的人, 还不如说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无论你是运动细胞好, 艺术氛围浓, 或者学习能力强, 只要你有一技之长, 你就会有两个其他很棒的qualities:

  1)自信。 因为又能够证明自己努力和天分的项目, 所以说这个人会更有自信, 在社交里自信的气质往往很吸引人不说, 最根本的是他能让你对自己认可, 从而变得更加勇敢。

  2)机会。 因为有了可以showcase的东西, 那么可以让你出风头的地方也就越多, 认识的人也就越多。 从而带给你很多不同的机会:networking, leadership, involvement, etc.

  美国性教育比较开放, 但是开放并不一定代表乱。 很多人的确把这件事情看得没有向国内很多人一样重要, 但是也有人比国内人更为保守(特别是有信仰的)。 Hook up有吗? 有。 但是郑重它的人也有很多。 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唯一比较要注意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 安全问题很重要。 在美国, 有性知识和卫生意识是非常成熟的表现, 因为这是一种爱惜自己的行为。 所以说不要因为公开的性讨论就认为那是低级, 第二, 就是sex或多或少和地域文化也有关, 你要是去berkely或者san fran, 遇到的开放观点比在南部多很多。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