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都会发现,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有一方面很被大学招生官看重——就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能够展现学生personality的部分,它可以体现学生如坚韧、有耐力、热爱公益等优秀品质。那么怎么才能做好活动规划,展现一个德才兼备的你呢?
历年来,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的招生工作一直是遵循着优先考量学生在校成绩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在此基础上再比较课外活动的原则。然而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分学生被拒案例,专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活动规划有关。学生做好课外活动,可以让招生官了解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得自己有更大几率获得offer。不过,目前有些同学盲目参加许多活动,重“量”不重“质”,这其实是走入了误区。学生做课外活动不能“为参加而参加”,要学会用心体会和思考,要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且要与他人多加交流,要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那么,学生的活动规划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要点吗?
不同阶段,“早”“专”为本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高中毕业生赴美留学除了要与美国本土学生PK之外,还会面临留美高中生的挑战。因此,国内高中生和留美高中生可以有不同的活动规划方案,但总原则是两个字——“早”和“专”。
对于准备留学美高或已经在美高的中国学生,尽量要在9-10年级的低年级阶段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但有助于你养成长期参与某项活动的好习惯,更是为你以后可能遇到的繁忙状况留下充分的心理与日程调适空间,使得你到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美国高中相对没有中国那么繁忙,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薄弱项,而课外活动也更可能做到“保质保量”。学生可以多去体验各种活动,从中发现自己对哪一项感兴趣、哪一项活动真正适合你。而11~12年级的学生,就需要专注于1~2项活动,着重提升某个活动的“经验值”及相对应的一些能力。
对于在国内读高中的学生来说,因为国内高中相对繁忙,所以要尽量从高一开始就做活动规划。要记住“越早越好”,如果从初中开始做活动规划会更有优势。另外需要注意,长期而专注的活动经历才会得到美国大学的青睐,所以国内高中生更不能冲“量”不保“质”。
不同兴趣,量体裁衣
留学专家指出,留美活动规划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个性化”。而要做到个性化,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特长入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学生如果在某些领域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可以多参加竞赛(学术或非学术均可)。比如在市级、国家级或国际性的数学、物理、辩论、演讲竞赛获奖的话,在申请美国大学相关专业的时候就很可能“受到优待”。
但如果学生对未来的大学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没有一个方向性的总规划,那么建议还是依照自己的兴趣灵活选择需要参与的课外活动。
值得反思的现象是,有一些学生反映自己“没有非常突出的兴趣,因此对各种活动都提不起精神、无法沉浸其中”。留学专家解释道,这其实说明学生“不够投入”。因为长期参与某一活动后,肯定会发现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还能保有热情和兴趣。
因而给大家的建议是:要有独立思想,在活动规划中要量体裁衣,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课外活动,并付诸努力。如果有时间和经历,也可以在一开始多涉猎一些活动,从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提醒各位家长,在初期“广涉猎”过程中,家长不要太过干预,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决定自己要参与什么活动。
综上,留美活动规划真正实施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要提早决定自己的留美本科计划,并尽可能早地参与课外活动,慢慢地用心积累经验,并将自己的精彩经历体现在文书上,才有可能获得美国大学的青睐。而活动规划和文书方面,其实做好并不易,同学们可以联系专业机构的资深留学专家寻求帮助。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