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千万不要看轻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机会——文书,这是你申请的点睛之笔,也可能是你“咸鱼翻身”的利器。
想象一下,招生官们每天要读那么多的文书,能从中脱颖而出的,那收到offer的概率是不是会高很多。相反,那些看了第一段就读不下去的...很有可能就与梦想高校byebye了~
曾任职于美国杜克大学招生处并担任出版编辑的Rachel Toor,目前是东华盛顿大学的创意写作课教授。他在新书《用写作赢得录取:创作一篇令人难忘的大学申请文书》中,为大家总结以下10条写作雷区:
01.避免重复提示语
大学申请文书通常会采用提示语来规定写作范围,比如:你有什么失败经验?你是如何克服的呢?请你描述一下......
请你相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对这些题目已经相当熟悉了,就不要在文书开头重复写道“我的一次失败经历是.........”,这样一来会很生硬、缺乏叙事感,会让已经阅览了成千上万份文书的老师心生疲倦。
记住,比起絮絮叨叨重复那些提示语,最好的开场方式就是——开门见山!
02.少用引言
申请文书的机会只有一次,对你来说这么重要而唯一的一次机会,阅卷老师可能最多只给你3分钟!毕竟人家每天要浏览几十或上百份文书。
所以说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书时,你的主场就开始了,不要刻意在开头习惯性引用名人名言等等去占用你的文章篇幅,你自己的观点会比陈词滥调的名人名言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03.少用现在时
一些写作经验较少的学生会以为,多用现在时态能吸引到读者,让他们的阅读体验变得得更加心情澎湃。
但如果你注意到多少经典悬疑小说是用过去时态来写的话,你就会发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既然是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比如先发生了什么,之后发生了什么,最后又发生了什么,而现在时态的句子是不会为思考留下过多空间的。
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是,申请者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事的阐述得到成长和思考,这用现在时态是无法完全呈现出来的。
04.少用be动词
远离“to be”类动词,开头都用“I was….”“It was……”更是不可取。
比如“The essay was written by a student; it was amazing and delightful(这篇出自一个学生之手的文章读来令人惊叹又愉悦)”将之替换为”The student’s essay amazed and delighted me(这个学生的文章让我感到惊叹又愉悦)“。
多使用事件/物品+动词的形式来替代be动词,这样不仅将静态的描述变得更为精彩,还能使句子精炼不少。
05.慎用身体动作词
有时候因为身体部位的动词歧义,也会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当你写道“ “His hands threw up(他摊开双手)”,读者可能会想象到“双手呕吐”的情景,因为throw up有“呕吐”的意思;当你写“My eyes fell to the floor(我的视线落在地板上)”,说实话也会给人有点恶心的感觉,因为这句话也有“我的眼睛掉在地板上”的意思。
因此,在写作中活用身体部位来表达也要慎重,否则会适得其反。
06.冗余的固定搭配
尽量让文字显得精炼。
有些词组比如free gift(免费赠品)、personal beliefs(个人信仰)、final outcome(最终结果)甚至very unique(非常独特)经常会一起出现在文中,但这样冗余的的词组会给读者不佳的阅读体验。
07.恪守语法规则
在英语课上,为了帮你打好语法基础,老师会让你遵循一大堆写作规则,比如正式行文中不使用缩写、不使用残缺的句子、避免拆分不定式和以介词结尾,以及不把“and、but、because”此类连词放置句首等。
然而,你去翻翻那些名著和热书,你会看到最优秀的作者压根就不会理会这些吹毛求疵的陈腐规则。
因为一篇好的文书,最关键的在于内容本身,而非刻意去遵循死板生硬的规则。关于文法,只要保证基本通顺就足够了,与其花时间去纠结一个复杂的分句、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与否,还不如将注意力集中到内容的创意上来。
08.慎用拟声词
Ouch(哎呦)!Thwack(咔嚓)!Whooooosh(呼呼)!Pow(啪)!这些词是不是让你第一时间想起漫画书了?
没错,少量使用拟声词能够为一篇好文章锦上添花,比如Clunk(哐当)或者fizz(嘶嘶)就被大家高频次使用。但需要提醒你的是,一旦开始添加感叹号,你就一脚踏进了浑水里,不要让你的文章用一声巨响来开头。
换句话说,这可以看成是一个写作原则,滥用拟声词会让整篇文章的文字显得累赘和轻佻、缺乏表达力。
09.切忌搬用词典
如果你使用了“prink”(打扮)、“demotic”(通俗)、“couloir”(深谷)之类的词语,那么你应该想想你的读者是否理解这些词语。
不要刻意使用新词和怪词,然后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解释“根据韦氏/牛津词典的定义……”,这实在是没有太多必要,你的语言功底已经被托福和SAT分数充分地证明了。
注:prink、couloir、demotic都属于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哪怕读者是母语人士,不了解这些词也属于很正常。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