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浙江中青留学 中青留学 硕士 英国 查看内容

英国硕士如何规划留学时间

2019-9-16 10:52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342

  希望即将入读的你看完后,能做到心理有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顺利毕业~

  01英国校历提前了解

  从正式开学说起。对于国际学生,学校会安排一个Introduction Week, 主要介绍专业背景、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学术写作、小组分工等等。

  提醒大家,部分学校还有水平测试、presentation等任务,建议暑假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给自己的研究生阶段开个好头。

  Introduction week通常持续1到2周,为国际学生提供熟悉校园以及英国教育方式的时间。

  很多英国院校2019年正式开学是在9月30号。对,你没有看错,当国内学生放假的时候,你!开!学!了!

  每个学期长度为10-11周,部分课程在学期中会有一周Reading Week,可能没有lecture或seminar,或两个都没有。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周假期,只是部分课程会不上课而已。

  第一学期结束后会进入为期1个月的圣诞假期,开学后考试。对,你没有看错,英国是先放假再考试!

  但如果课程考核方式为论文的话,要在放假前,也就是12月初提交所有论文。这是赶due高峰期,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呀。

  考试后就不会再有假期啦,紧接着就开始第二学期的学习,开学大概9周后,在3月底到4月底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复活节假期。

  由于这个假期开学后离各个deadline及考试还有点时间,有很多国际学生在这个假期会考虑回国或者是进行长途旅行等。

  但友情提示,假期不要忘记学习呀,不要忽略“有点时间”中的那个“点”。

  02招聘季时间

  第二学期尾端(考试前)大家就要考虑写毕业论文了,学院也会安排与导师见面等。考试结束后在英国的学习基本已经结束了,6月和导师的见面会比较多,7月到9月就可以专心写毕业论文啦。

  9月初提交论文后,一年的学习就结束了,毕业典礼通常在12月,如果大家回国后不愿意再来一次英国,学校也会把毕业证书邮寄给你。

  关于就业,和国内一样,英国这边也是会有秋招和春招,秋招的规模也会比春招大。

  在国内,本科生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的话,通常会在大四开始的时候投放简历。

  同理,英国这边也要提前一年。如果你打算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刚入校的秋招你就要开始投简历了。大家不要记错时间呀。

  03想找到好工作?先刷高均分!

  现在去英国读研的同学这么多,想在招聘季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必不可少。

  所以,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英国的课堂形式和考核方式,帮助同学们逐步找到预习和复习的侧重。

  课程分类

  英国的课程类型主要分为lecture、seminar和workshop。

  Lecture就是一般形式的老师上课,课前建议提前查看课件做好预习,课堂上主要听老师讲课和做笔记。

  Seminar的主要形式为学生讨论,可能会划分小组。老师在seminar开始前会给出主题或者案例,学生在讨论后,可能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Workshop通常是为了提高某项技能,形式上更像是lecture与seminar的合体。在大多数课程中,workshop的比例并不高。

  04英国的考试是什么样的?

  因为我只了解商科,所以下面的内容都是以商科为背景,其他学科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以利兹大学为例,商科的考试时间基本为2-3小时,以简答题为主,部分考试会有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可能是案例分析,也有可能是解释某个理论。一般是一个小时一道题,时间还是挺宽裕的。

  课程论文字数要求大概是3000字左右,格式为content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reference。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字数不算在规定字数里。

  如果要做小组报告,形式会比较多样。有的课程是论文,字数6000字左右,有的课程还会要求做视频、海报、presentation等。

  这里想和大家提个醒,请大家重视自己在小组作业中的责任,小组作业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先介绍这么多,具体的课程信息大家可以登录学校官网或者用户界面来查询,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个人的经验,具体还要看各个院校和专业的要求。祝愿大家都可以高分毕业!

  05总结

  相对美国、澳大利亚来说,英国的研究生学制是偏短的,所以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做好应对紧凑的学习生活的准备。

  很可能,假期也得用来预习或复习,甚至连回国的时间也没有。

  此外,学习时也要更科学地安排时间,连续熬夜是很不可取的。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