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留学生新学期选课:如何利用“教学评估”

2020-12-22 14:53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233

  美国高校2020年度秋季学期即将结束,每到学期末的时候,一件几乎所有师生都会参与的事情就是“课程和教学评估”。美国的“课程和教学评估系统”(ESCI,以下简称“教学评估”)在1920年由著名高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首度使用。二战之后,随着“重视数据”的风潮,高校中的教学质量也开始被量化,“教学评估”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在美国高校普遍使用了。在如今的美国大学里,每一门课、每一位任课教授都要接受评价。

  除了学校的评价系统外,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正式的网络平台发布评价;在非正式平台,如脸书和微信上,也有很多人分享有关老师和课程的信息。学校所收集的评价会对一名教师的升职、加薪、申请终身教职等产生重要影响,而对于一些担任助教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评价结果将会成为他们毕业后申请教职时的重要评价依据。

  “教学评估”作为一种收集学生反馈、增强教学质量的方式,起到很多积极作用。首先,“教学评估”对于任课教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学校可以掌握教授的表现。其次,这种形式也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不仅被动接受,而是有机会参与到对课程和教学的监督和建言中。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学生的评价也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正面和负面的反馈对未来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当然,为保证“教学评估”的公正,所有评价都完全匿名,任课教师只有提交全部成绩后才能够看到评价。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义务提醒学生期末完成“教学评估”,并且鼓励学生除了打分外,尽量详细地写下反馈意见。

  然而“教学评估”显然不是尽善尽美的,近年来有越来越高的呼声要求取消或者修改这一程序。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评估”助长了一种“消费者心态”,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满意度打分,而不是根据收获和进步。在美国高校做过多年助教的博士生张同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打分的权力赋予学生一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理,学生可以主观地根据‘喜欢’‘不喜欢’进行打分,难度高的课程、严谨负责的老师反而不容易得到高分。”正因如此,“教学评估”让教师们不得不对学生实行更宽松的政策,“往往在批评学生、打低分或者举报作弊学生后,那门课的评价会很差,一些心怀不满的学生会进行恶意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教授没有故意“放水”,也会在潜意识里放宽要求。与此同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白人和男性教师往往在评价中得到更高分数,社会对少数族裔和女性的偏见也常体现在教学评价中。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教学评估”也并不一定如所承诺的那样可以保护学生的权益。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后才进行的评估,往往是为未来提供参考依据,并不能改变学生在过去所遇到的困境。即使完成评估,也没有任何方式保障和监督教师会在日后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很多学生对完成评估的热情不高。另外,在反映某些不尽人意的情况时,很多学生担心写得太详细,会“暴露出自己是谁”。有学生告诉记者:“有时一门课只有不到10个学生,老师很容易推断出是谁写的评论。考虑到以后有可能还要上这位老师的课,即使有不满,也会因种种顾虑而不能表达。”

  那么,学生该如何利用“教学评估”,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首先,在选课时全面了解任课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网上的评语并不是唯一参考标准,应和教师个人履历、学术著述、重要学术成就等情况综合看待。很多学生为选到轻松简单的课程,把性格看得比学术实力更重要,或者一味选择被评为“容易”的课程和“好说话”的老师,其实是本末倒置。其次,在研究“教学评估”时,不要太关注个别负面评价,因为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是完全没有负面评价的,而收到负面评价的原因很多,尤其是一些言辞激烈、观点极端、甚至带有人身攻击的评价,往往让人怀疑评价人本身的判断能力和客观性。最后,课程大纲是否经过精心准备、讲解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些标准清晰的指标往往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课程“难”还是“简单”、“枯燥”还是“有趣”,甚至老师是“和蔼”还是“严格”,每个人的感受是主观的,因此参考价值并不大。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