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高中,最后一个要求的材料是推荐信,推荐信或者是学校老师来写,或者是熟人去写,总之是要以第三方的角度,向招生老师展示学生的综合面貌,是一份很重要的材料。如何才能选对合适的人写出有效的推荐信,这中间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家长正在给孩子准备推荐信,不妨参考这篇文章中的四个步骤,帮孩子找到写推荐信的最佳人选。
申请国际高中,比如美国私立高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流程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孩子,也就是“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在我帮孩子写推荐信的时候,我和家长讨论的最经常的两个话题是:
1、谁是最佳的写推荐信的人选?
2、怎样的推荐信是最有效的?
我们认识到“最佳”和“最有效”只是目标,但是在我们可挑选的范围里,我们都应该理性地追求这样的目标,哪怕是永远都无法达到。
谁是写推荐信的最佳人选?
在申请国际或者美国私立高中的时候,申请材料包括学生的成绩单,标化考试结果,文书,课外活动汇总,得到过的各种奖励,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展示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最后一个要求材料是推荐信,包括学校数学,英文老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老师(比如音乐,体育等等)或者熟人推荐信(也称为Personal Recommendation Letter)。这些推荐信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向招生老师展示学生的综合面貌或者某一方面的能力,它们的重要性不可小看。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是在国内非国际学校读书,极大的可能是他学校的老师,行政人员或者专业老师并没有很多写推荐信的经验,他们对孩子的评价会过多地从成绩或者证书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优秀与否,而不是将学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品质,学习能力及其潜质。那么选择一个写“熟人推荐信”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是在国内的国际学校读书,那么应该尽早地和指导老师联系,明确学校可以提供的各种推荐信。有些国际学校的老师因为经常为学生提供推荐信,经验丰富,而且和平时的期中或期末的评论很相似,所以他们的评价会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这种情况下,有没有“熟人推荐信”就不是很重要了;但是有些国际学校建校时间不长,并没有很多出国读私立高中的学生,指导老师和任课老师的经验也比较有限,所以我们还是会建议尽量能再准备一份“熟人推荐信”。在选择写这封推荐信的人选时候,你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有哪些人对你的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了解的?(推荐人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2、在第1条的名单中,有哪些人是有分析能力将你的孩子的成长和潜力(或者缺点)和他的学习习惯,性格,品质联系起来的。这个名单应该不会有很多人的。(推荐人分析能力)
3、在第2条的名单中,有哪些人有能力将看到的这些联系用比较优秀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向招生老师展示你的孩子的。这个名单中的人会更少。(推荐人文字能力)
4、在3的名单中,哪一个人,从招生老师的角度看,是最可信的?这个人就应该是为你的孩子写“熟人推荐信”的最佳人选。(推荐人资质)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逐渐排除,选择最佳人选就不难了。有许多家长不是顺着以上1至4的顺序选择,而是倒过来的,即谁最有名气(似乎有名气的人就比较容易让招生老师相信),谁最会写华丽的辞藻(似乎好的英语,或者好的中文写作,可以将孩子描述地更加好),这样倒过来选择的推荐信,有经验的招生老师是可以读出来的,他们的重视程度会立即降低。
怎样的推荐信是最有效的?
选择最佳推荐信人选的时候,是从以上的1走到4,但是在评价推荐信的有效性的时候,却是看推荐信是否能从4到1地逐渐展示推荐信的份量。一份好的推荐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首先展示写推荐信的人的自身的资质:打个比方说,写信的人相信被推荐的孩子具有极强的领导能力,那么信中首先要展示的是写信的人有非常丰富的和具有领导力的人打交道的经验,在很大的一个群体里面,不仅是一个学校,可能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国家,这样才会向招生老师展示这位写信的人是“见过世面的”,是知道“一般的领导能力”和“极强的领导能力”之间的区别的。(推荐人资质)
2、其次推荐信的逻辑清晰,文字优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招生老师觉得读这篇推荐信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无谓的吹嘘。(推荐人的文字能力)
3、然后是强调学生成绩背后的性格因素,学习习惯,个人道德品质,这些软因素是促成孩子是否能够成为有质量的校区成员的重要原因,由于以上1和2的原因,招生老师会非常看重推荐人的所展示的事实和分析。(推荐人的分析能力)
4、在做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铺垫,最后展示的是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虽然是最后,但是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解程度)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最佳推荐人和评价最有效的推荐信,重视的要素是相似的,他们分别是推荐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推荐人的分析能力,推荐人的文字能力,推荐人的资质,只是评价这些要素的顺序正好是相反的。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