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伯德雷恩图书馆(The Bodleian Library),是世界上极负盛名的图书馆之一,它的创馆期远远早于著名的大英图书馆。
从1604年被正式定名为伯德雷恩图书馆至今,它承载了四百多年图书发展及其演变的歷史,如今其馆藏量超过850万册,在牛津大学所属的一百多座图书馆中处霸主之位,今日该图书馆一年的新书量达到17万册,如钱钟书当年所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饱蠹楼”。笔者近期慕名前往参观,眼界大开。
伯德雷恩图书馆是牛津市中心的一大参观亮点,它坐落在著名的卡特街和宽街交汇处,馆北面是克拉伦登大楼和谢尔多尼亚剧院;馆南面是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大楼──世界最早的圆形图书馆之一,游客可从东、南、北门进入古老而别具特色的老学院四合院,院东墙最蔚为壮观,柱式塔上呈现爱奥尼式等五种古典建筑风格,而柱式塔的第四层为国王詹姆斯雕像,表明了牛津大学与斯图亚特王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图书馆的出入口是在四合院的西面,门前立着彭布罗克伯爵三世威廉.赫伯特的铜像,以纪念这位曾经的名誉校长对该图书馆所作的贡献。
在导游小姐艾米莉的引领下,参观队伍一行十五人径直来到了二楼汉弗莱公爵图书馆进行参观,当人们置身在这座有数百年歷史的图书馆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双目不断地顾盼馆中的陈设,高大的书架分成长长的两列排放,美丽的彩绘天花板上装饰着牛津大学的徽章,墙角处摆着样书陈列品,告诉来者最早期的书籍是用铁链系在书架或桌子上,供学者阅读。
艾米莉开始了创馆史的讲解:在1444年,国王亨利五世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向牛津大学捐赠近三百部书稿,包括部分重要的古典文件,为妥善安置这些书籍,牛津大学决定在著名的神学院──最古老的用于讲课和考试的教室之上,加建一层作为图书馆,取名为汉弗莱公爵图书馆,该馆于1488年第一次向读者开放。
牛津大学伯德雷恩图书馆内景
但好景不常,到了1550年,由于宗教改革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弗莱图书馆被迫关闭了近半个世纪,直至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作为默顿学院的校友,伟大的知识推动家兼富有的外交官托马斯.伯德利爵士,决定将破败不堪的图书馆进行全面整修,他参照默顿学院图书馆的设计及其书架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将其引入到汉弗莱图书馆中,期望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储存,该图书馆于1602年重新向读者开放。
为表彰伯德利先生对修复图书馆的重大贡献,在1604年将汉弗莱图书馆重新命名为伯德雷恩图书馆。面对着这些已有四百年歷史的书架,人们不断发出阵阵赞嘆声,这是前人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
伯德利先生对图书馆的贡献并未局限在重建工作上,在1610年,他与垄断出版业的伦敦文具公司签约,使图书馆有权获得该出版王国所出版的每一本书,从此成为英国第一个全国性图书馆,今天依然是英伦三岛中的六大法定存书库之一。然而,随着图书量的不断增加,在十七世纪初,于汉弗莱馆的东面进行扩建,建成后所有的艺术书籍被移到新区内,因此人们习惯称东翼为艺术区。
艺术区的书架很特别,其最高点直至横樑处,书架的下半部是长长的三搁板放书,上半部是十二搁板放书,由于上层书架高近二米,故此在上下层之间设置木长廊,让读者站在长廊上找书,或者可借助人字梯找到书架最顶端的书籍。
牛津大学伯德雷恩图书馆外观
站在艺术区的东大窗前,老学院四合院的规模可见一斑,如果没有讲解员的介绍,谁曾想到院内的东、南、北三面竟与一百多年前的神学院和汉弗莱图书馆完美地连成一个整体呢?
这是在1613年伯德利先生去世后,牛津大学为实现他的遗愿,决定将图书馆附近的旧学校用地全部划入扩建工程中,并通过贷款、使用伯德利及民众的捐款作为建设资金,在图书馆的东、南、北三面兴建三层建筑,与原来的西面建筑连成为今日所见的四合院格局,设计者採用神学院的哥特式风格,运用在“三合院”的建造中,当人们置身在别致的四合院内,依然看到昔日授课的科目,当年兴建的“三合院”,其南、北两面的首层和第二层为教授语言的课堂,第三层为画廊。由此可见,图书馆的馆藏并非局限在书稿上,更有地图、图画以及雕塑,甚至动物标本等。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收藏浩大的文献及书籍,早已成为伯德雷恩图书馆的一个永恒难题,当英国法学家塞尔登将八千本图书捐赠给伯德雷恩馆时,只能在汉弗莱馆的西面进行扩建,在1640年,新馆落成并定名为“塞尔登区”,专门存放法律书籍,自此之后,汉弗莱馆的形状如英文字母中的Ⅰ,东、西翼夹着早期的图书馆。
今日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包括古腾堡圣经、1215年的大宪章以及最早的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等珍品,在该图书馆创办之初,其书籍概不外借,即使国王查尔斯一世曾在1645年试图从图书馆中借阅书籍亦遭到拒绝,所有书籍用铁链或系在书桌上、或在书架上。而到图书馆的读者以1831年为例,每日平均只有三、四人,馆内的照明只能依靠大窗射入的日光,在秋冬季节,图书馆在下午三点闭馆。
伯德雷恩图书馆的发展,与繁荣出版及高等教育事业同步前进,在该馆南面建造的“拉德克利夫大楼”于1860年由伯德雷恩馆接管,作为大学生的阅读天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于宽街向北处兴建的新伯德雷恩图书馆,其馆藏量超过六百万册书籍,此外,新旧图书馆之间拥有庞大的地下书库。
若用书架的长度计算储存,书库中的书架长达约二百公里。进入2010年,新伯德雷恩馆动用近八千万英镑的资金,计划用四年时间进行新的扩建工程,竣工后的图书馆将被命名为云斯顿图书馆。古老的伯德雷恩图书馆,将以其辉煌的岁月载入牛津大学的史册中。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