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留学咨询热线

0571-85778577

如何进行留学选择和就业规划?

2015-3-3 09:25发布者: 中青留学 浏览次数: 243

  一直以来,海外求学都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但在走出去之前,那些“准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是否真的对海外教育十分了解呢?是否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去做好留学和就业规划?我们采访了一些比较好的过来人案例,请他们来聊聊经验和建议。

  【留学篇】

  提前规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杭高学生申请到美国排名14的大学

  Anne是杭高的学生,今年高三的她,在别的同学铆足了劲儿准备高考时,却在春节前夕已然拿到美国高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悉,这所学校在美国综合排名14位。

  能申请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是否是因为Anne的托福、SAT成绩特别好呢?但从相关机构了解到,Anne的托福与SAT成绩不算特别突出,托福成绩为100分,SAT成绩2100分。

  “她胜在规划早,除了成绩方面的硬性条件外,软性条件也规划得很周详。”专家归纳原因,她告诉记者,大部分学生如果本科想要申请国外院校,可能会在高二暑假或者暑假过后启动,但Anne早在高二一开始就启动留学准备了,等到高二暑假,她手中已然有了语言成绩。

  专家口中的软实力,其实是指能凸显学生个性、爱好、能力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经历。由于Anne启动留学计划时间较早,在高二的暑假里,作为Anne的顾问,留学专家为她策划了一些有利于提升她软实力的活动,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让Anne申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暑期课程学习。

  “这个项目让她在之后的申请中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因为在暑期学习时,Anne的表现很好,既对学校的课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向学校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学校的学习。”专家说。

  顾问建议

  春节后开始准备托福等语言成绩

  现在高中申请国外本科的学生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一类是国际班的学生,通常国际班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会有托福、雅思等语言课程,以及大学先修课程等贯穿学习,因此他们的申请节奏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

  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无论是规划还是语言方面的学习,都会因人而异,有学生拿不定主意,等拿定主意可能时间相对比较晚了,准备起来就比较匆忙,“建议高二就开始准备,比如想要申请明年入学的学生,现在可以开始准备语言成绩了。”留学专家说。

  以美国大学为例,通常大学截止申请的时间分为两拨,其中一拨是在11月份,也就是说,从3月份到11月份,这中间8个月的时间,学生要准备好语言成绩、申请文书、背景材料等等。

  但就语言成绩而言,申请美国高校,一般会考托福,按照惯例,想要申请美国排名前30的学生,托福成绩要达到105分以上;申请排名前50的起码要90分以上。

  除语言成绩外,如果想要申请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还必须要有SAT成绩。与托福每月都有考试不同,SAT每年只有3、5、6、10、11、12、1等固定的月份才有考试,现在开始准备到11月份申请的截止时间,也只有三次考试的机会。

  “通常我们建议托福考到85分以上,学生可以同时准备SAT的学习和考试的准备。”专家说,托福考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SAT包含阅读、写作和数学三大模块,考的是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

  【就业篇】

  好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 要学会及时掉头

  “别指望一步登天。”在谈及留学和就业规划时,杨冰(化名)的思路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他说,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

  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继续攻读英国阿斯顿大学金融硕士课程,先后在美林证券、花旗银行等世界一流金融机构工作,但工作五年后,最终他却把事业的方向定在留学咨询行业。

  “我读经济是因为感兴趣,毕业后从事金融分析工作,也算是一脉相承。”回顾职业规划道路,杨冰表示,在投行、金融等行业锻炼后,他发现自己更多的兴趣在于做实业。“我当时对快消品、互联网和教育行业都挺有兴趣,最终敲定教育,是因为这一行与金融一样,都是专业服务性很强的行业,我在前期积累的团队意识和个人素养,能够更好的发挥起来。”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希望,从一开始就能找到所谓的好职业。但现实是,很多人都是花了很长的过程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也最合适的工作。”对此,杨冰的建议是,家长们不要计划过度,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工作不合预期,要学会判断,及时转行。

  过来人经验谈

  家长不要计划过度

  “有时候,家长往往想得太多。”杨冰说,这是中国家长的通病,“我见过不少强势的家长,说要送女儿去澳大利亚学财务,将来要做会计师,最后移民。但我在接触过程中发现,女儿比较活泼外向,做市场或许比财务更合适。对她来说,学会计可能会觉得乏味,但可以从事一些消费品、服装行业的会计师。因为通常来说,这些行业对市场和营销的要求更到,或许会更适合她。”

  在杨冰看来,家长过分主导孩子的未来规划,其实毫无必要。“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也要考虑到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择校时,多了解学校的特色、专长、对留学生的政策、地理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得到一些数据来综合比较,再按照自己的特长、喜好来选择大学。”

  找工作就像项目管理

  在就业规划上,杨冰的一大感触是,国内学生在学校训练的是填写标准答案,而在国外,学生经常被要求自己去收集调研,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导致中国学生在遇到需要自行解答的问题时,会有些手忙脚乱,特别是在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时。

  在正式工作前,杨冰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去国企还是外企?去外资银行还是投资银行?

  “一开始,我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办?我找过来人聊,找前辈取经,差不多一周后,我对这些工作性质和类型有了大概的了解。我去银行、去保险公司实习,三个月后,我就有了答案。我喜欢团队合作,外企更适合我。”

  “找工作就像项目管理,先确定想从事的工作方向,列出希望在哪些行业发展。比如商科又细分为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但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又是不同的概念。这步明确后,再列举出相关意向企业,也要明确希望想担任的职务和工作类型。”

  “如果你觉得不对,一定要转行。”不过,杨冰也建议,转行有风险,前期一定要做好功课,比如你进入的行业的工作时长、工作强度如何,是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还是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进入的时候减少落差。

特别申明︰

1、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业目的,非广告;

2、本文引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非我们意向杜撰,请读者自行鉴别;

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0571-85778577),将立即删除!